时间: 2025-05-01 19:5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55:31
词汇“焰焰烘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组合。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焰焰烘烘”字面意思是指火焰熊熊燃烧的样子,形容火势旺盛、热烈。其中,“焰焰”指的是火焰跳动的样子,“烘烘”则形容火势旺盛的声音或感觉。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使用。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炉火、篝火或战场上的火光等场景。
“焰焰烘烘”可能是由“焰焰”和“烘烘”两个形容词组合而成,用来加强形容火势的强烈程度。在古代汉语中,这样的词汇组合较为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在古代,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火的旺盛象征着生命力和活力。因此,“焰焰烘烘”这样的词汇可能在古代文学中用来象征力量、热情或战争的激烈。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热烈、激动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热情的聚会、温暖的家园或是激烈的战斗场面。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焰焰烘烘”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冬夜的炉火,焰焰烘烘,
温暖了心房,驱散了寒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冬夜里炉火熊熊的画面,火焰跳动,发出“烘烘”的声音,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组合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英语中的“blazing hot”或“roaring fire”。
“焰焰烘烘”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表达能力和形象性。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多样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焰】
(形声。从火,臽(xiàn)声。本义:火苗)。
同本义。
【引证】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又如:内焰(火焰的中间部分);外焰(火焰最外层);焰段(见“艳段”);焰烘烘(焰腾腾。火焰旺盛的样子;引申为情绪激昂);焰头上(喻指兴旺发达);焰焰(火苗起初的样子)-烟焰雾雨。
2.
【焰】
(形声。从火,臽(xiàn)声。本义:火苗)。
同本义。
【引证】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又如:内焰(火焰的中间部分);外焰(火焰最外层);焰段(见“艳段”);焰烘烘(焰腾腾。火焰旺盛的样子;引申为情绪激昂);焰头上(喻指兴旺发达);焰焰(火苗起初的样子)-烟焰雾雨。
3.
【烘】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言》-烘,燎也。 、 《诗·小雅·白华》-卬烘于歁。
【组词】
烘眼、 烘焰、 烘腾腾
4.
【烘】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言》-烘,燎也。 、 《诗·小雅·白华》-卬烘于歁。
【组词】
烘眼、 烘焰、 烘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