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09
柱杖:字面意思是指支撑用的杖,通常是一根长棍或棒,用于辅助行走或作为支撑。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用于支撑或辅助的工具或设备。
柱杖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柱”和“杖”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支撑和棍棒。在古代,柱杖可能更多地用于象征性的支撑,如权杖或法杖,而现代则更多用于实际的行走辅助。
在许多文化中,柱杖常常与老年人和智慧联系在一起。例如,在**的传统文化中,老人手持柱杖的形象常常出现在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象征着长寿和智慧。
柱杖可能让人联想到老年、虚弱或需要帮助的情景,但同时也可能象征着坚韧和智慧。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柱杖可能是一个实际的辅助工具,帮助那些因受伤或年老而行动不便的人。例如,某人可能在一次意外后开始使用柱杖,这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柱杖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柱杖轻触大地, 岁月在指尖流转, 智慧的光芒, 在每一步中闪耀。
柱杖可能让人联想到老人缓慢行走的画面,或是敲击地面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具体地理解柱杖的实际用途和象征意义。
在不同文化中,柱杖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柱杖可能更多地与权力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如国王的权杖。而在东方文化中,柱杖可能更多地与老年和智慧联系在一起。
柱杖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实际的辅助工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柱杖的多重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
2.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杖,持也。 、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 、 《汉书·韩信传》-杖剑从之。 、 《汉书·武帝纪》-杖斧。
【组词】
杖斧、 杖楫、 杖斧之臣、 杖策、 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