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1:21
夜晚:指从日落到日出的时间段,通常与黑暗、宁静和休息相关联。
夜晚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其基本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学中,夜晚常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如《诗经》中的“夜未央”。
在许多文化中,夜晚与神秘、仪式和节日有关。例如,万圣节和中秋节都与夜晚紧密相关。在社会背景中,夜晚也与安全问题、犯罪率增加等负面因素有关。
夜晚常带给人宁静、放松的感觉,也可能引发孤独、恐惧的情感。个人可能会联想到家庭团聚的温馨夜晚,或是独自思考的寂静夜晚。
个人经历中,夜晚可能是与家人共进晚餐、观看电影或进行夜间散步的时间。例如,某个夏夜,与朋友在海边观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诗歌:
在夜晚的怀抱中,
星辰低语,月光轻抚,
心灵在寂静中寻觅,
夜晚,是梦想的摇篮。
在不同语言中,夜晚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象征意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night”和西班牙语中的“noche”都指夜晚。
夜晚是一个多面的词汇,不仅指代一天中的时间段,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夜晚的不同含义,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晚,莫也。 、 《广韵》-晚,暮也。 、 《汉书·李寻传》-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晚成单罗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晚泊沙夹。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
【组词】
晚曦、 晚夕、 晚半天儿、 晚钟、 晚寒、 晚晴;晚饷、 晚阴、 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