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9:54
延性(Ductility)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性质。这种性质在金属材料中尤为常见,如铜、铝、钢等都具有良好的延性。
在专业领域,延性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能力。在文学和口语中,延性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比喻性地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事物的特性,如“他的性格很有延性,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同义词:可塑性(Plasticity)、柔韧性(Flexibility) 反义词:脆性(Brittleness)、刚性(Rigidity)
细微差别:
延性一词源自拉丁语“ductilis”,意为“可引导的”,后来演变为描述材料能够被拉伸或塑形的特性。在现代材料科学中,延性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评估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
在工业革命时期,对材料延性的研究促进了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对现代工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延性的概念也体现了人类对材料性能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
延性一词给人以坚韧和适应性的联想,象征着在压力下仍能保持完整和功能的能力。在个人成长和团队管理中,延性也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延性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如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或者在设计产品时选择具有良好延性的材料以提高耐用性。
诗歌: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如铜丝般延展, 历经风雨,不变初心。
故事: 在未来的城市中,建筑材料具有自适应的延性,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形状,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美观。
视觉联想:想象一根金属丝在力的作用下逐渐拉伸,形成优美的弧线。 听觉联想:想象金属在加工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如同自然界中的和谐旋律。
在不同语言中,延性的概念通常有对应的词汇,如英语中的“ductility”,德语中的“Duktilität”,法语中的“ductilité”。这些词汇都源自拉丁语,反映了延性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延性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但它在材料科学和工程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了解延性的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材料的物理特性,还能启发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灵活和适应性。通过对延性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概念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
2.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