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28:54
“棋输先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棋局中因为第一步走得不好而导致最终失败。这个成语比喻在事情的开始阶段就因为决策不当或行动不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在文学作品中,“棋输先着”常用来形容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误,导致后续一系列的不利后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告诫他人在做决定时要慎重,避免因小失大。在专业领域,如战略规划或商业决策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重视初始步骤的重要性。
“棋输先着”源自**古代的棋艺文化,特别是围棋和象棋。在这些棋类游戏中,第一步的走法往往对整个棋局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引申到更广泛的生活和决策领域。
在文化中,棋艺被视为智慧和策略的象征。因此,“棋输先着”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使用,用以强调决策和行动的谨慎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和反思的感觉,提醒人们在重要时刻要三思而后行。它让人联想到棋盘上的每一步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在生活中也应如此。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项目会议上因为提出了一个不成熟的建议,结果导致了项目的延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棋输先着”的含义,从此在做决策时更加谨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生如棋局,一步错,满盘输。棋输先着,悔不当初。”
想象一个棋盘,黑白棋子交错,一步错,全局变。这种视觉联想可以与紧张的背景音乐相结合,增强“棋输先着”的警示效果。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不好的开始导致不好的结局),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棋输先着”这个成语强调了初始决策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谨慎行事。它不仅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指导原则,帮助我们在面对选择时更加明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决策智慧。
1.
【棋】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棊,博棊也。 、 《方言》-五簙或谓之棊。 、 《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故行棊者。 、 《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 、 《博物志》-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 、 《史记·货殖列传》-山出棋置。
【组词】
棋枰、 棋子、 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2.
【输】
(形声。从车,俞声。本义:转运,运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输,委输也。 、 《淮南子·泛南训》-运所有,输所无。 、 《左传·襄公九年》-输积聚以贷。 、 《荀子·成相》-春申道缀基毕输。 、 《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于是乎输粟于晋。 、 《韩非子·十过》-输之于宫以为食器。 、 唐·杜牧《阿房宫赋》-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组词】
输供、 输将、 输场、 输发、 输转、 输将、 输遣
3.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4.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