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1: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1:34:08
农膜: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膜材料,通常由塑料制成,用于覆盖土壤表面,以保持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杂草生长和保护作物。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农膜可能被用作象征或隐喻,代表现代农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农膜可能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特别是在农业社区或相关行业从业者之间。 专业领域:在农业科学和工程领域,农膜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描述特定的农业技术。
同义词:地膜、塑料膜 反义词:无(农膜是一个特定术语,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农膜一词源于农业生产实践,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农膜的材料和功能也在不断进步和多样化。
在**,农膜的使用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它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可持续性问题。
农膜可能让人联想到现代农业的高效和便利,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农业实践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农膜可能是农村家庭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在种植季节,家庭成员会讨论如何选择和使用农膜。
在诗歌中,农膜可以被描绘为连接土地与天空的桥梁,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互动。
农膜在视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田野和整齐的农田,而在听觉上,可能与风吹过塑料膜的沙沙声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农膜的使用和认知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农业技术发达的国家,农膜的使用更为普遍和先进。
农膜作为一个专业词汇,反映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农膜的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同时,农膜的使用也提醒我们关注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膜】
(形声。从肉,莫声。本义:生物体内部的薄皮形组织)。
同本义。
【引证】
《素问·痹论》-熏于肓膜,散于胸服。
【组词】
耳膜;竹膜;细胞膜;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