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55
“不合实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某人的行为、想法、计划等与现实情况不符,缺乏现实基础,不可行或不切实际。
在文学中,“不合实际”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或人物行为,强调其超出现实的可能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计划或想法不切实际。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工程学,它可能用来评估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指出其不符合实际操作或经济效益。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侧重点不同。例如,“空想”更强调缺乏行动或实现的可能性,而“不切实际”则可能包含了对现实条件的忽视。
“不合实际”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但其现代用法更多地强调对现实的考量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也在增加。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商业环境中,“不合实际”这个词汇常被用来评估新想法或计划的实际可行性。它反映了社会对实际效果和现实考量的重视。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批评或否定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不切实际的计划或不现实的期望。它可能引发对过于理想化或不考虑后果的行为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提出一个看似美好但实际操作中充满挑战的创业想法,最终被证明是不合实际的。这个经历让我更加重视实际操作和现实考量。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合实际”融入对梦境或幻想的描述,强调其与现实的对比:
在梦的边缘,不合实际的色彩 绘出无尽的幻想,与现实的边界 模糊而又清晰,如同晨雾中的花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梦幻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如漂浮的岛屿与坚实的大地并存,象征“不合实际”与现实的对比。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梦幻但节奏缓慢的曲子,来表达“不合实际”的氛围。
在英语中,“unrealistic”或“impractical”可以对应“不合实际”。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常用来批评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计划。
“不合实际”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区分现实与幻想,评估计划的可行性。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在提出想法或计划时,考虑实际条件和现实考量的重要性。
请把~的计划修改一下。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3.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4.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