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26
函授:函授是一种远程教育方式,通过邮寄教材、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函授一词源于“函”(信件)和“授”(传授),最初指的是通过书信进行教学。随着技术的发展,函授逐渐演变为包括电子邮件和在线平台在内的多种远程教学方式。
在某些文化中,函授教育被视为一种灵活且经济的学习方式,尤其适合那些无法参加传统课堂教育的人群。它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多样性和可及性的需求。
函授教育可能让人联想到自主学习、自律和自我驱动。它可能激发一种独立和自我提升的情感。
个人经历中,函授教育可能是一种实现职业发展或个人兴趣的途径。例如,一个在职人员通过函授课程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诗歌中,函授可以被用来象征知识的传递和学习的旅程:
在信笺的海洋里,
函授的灯塔指引着求知的航船,
知识的信使跨越时空,
在自学的天空中翱翔。
在不同语言中,函授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correspondence education”或“distance learning”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函授作为一种远程教育方式,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和可及性。它在个人学习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无法参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函授这一概念,对于扩展教育视野和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2.
【授】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授,予也。 、 《周礼·邻长》-则从而授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献俘授馘。 、 《国语·鲁语》。注:“与也。”-今日必授。 、 《资治通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组词】
授受、 授兵、 授官厅、 授玉、 授室、 授赏、 授简、 授以全权;授位、 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