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6:02
词汇“勇武”的基本定义是指勇敢且有武力的特质,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战斗或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勇敢和力量的人。
在语境分析方面,“勇武”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英雄或战士的形象,如古代史诗中的勇士。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赞扬某人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敢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具备战斗技能或竞技能力的人。
示例句子包括:
同义词可能包括“勇敢”、“英勇”、“刚毅”等,而反义词可能是“怯懦”、“胆怯”、“软弱”。这些词汇在描述个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行为上有所不同,但都与勇气和力量有关。
词源与演变方面,“勇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勇”指勇敢,“武”指武力或武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强调点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与社会背景中,“勇武”常常与荣誉、忠诚和牺牲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强调武士道精神或英雄主义的文化中。
情感与联想方面,“勇武”可能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勇士、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是现代社会中的英雄行为,如消防员、警察在执行任务时的勇敢表现。
个人应用方面,我曾在观看一部关于古代战争的电影时,被主角的勇武行为深深打动,这种情感体验让我更加欣赏那些在逆境中展现出勇气和力量的人。
创造性使用方面,可以将“勇武”融入到诗歌中,如:“在风暴的中心,他展现勇武,如同古代的战士,无畏无惧。”
视觉与听觉联想方面,“勇武”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士的盔甲、武器,或是战斗时的呐喊声和战鼓声。
跨文化比较方面,不同文化中可能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勇敢和力量,如英语中的“valiant”或“brave”,但每个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勇武”是一个富有力量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的行为特质,也反映了社会对勇气和力量的崇尚。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勇,气也。 、 《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 、 、 《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 、 《国语·周语》-勇,文之帅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知死不辟,勇也。 、 清·林觉民《与妻书》-勇于就死。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素名勇。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兴甚勇。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勇而多艺。
【组词】
忠勇、 英勇、 勇悍、 勇烈、 勇夫、 勇功、 勇沉、 勇果
2.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