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6 05:1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6 05:15:55
死胡同:字面意思是指一条路的尽头,没有出口,无法继续前进。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无法继续前进或发展的困境或局面。
死胡同一词源于汉语,字面意思是指一条没有出口的巷子。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死胡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随着城市规划的改进,死胡同的数量逐渐减少。
在**文化中,死胡同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困境或事业的停滞。在社会发展中,死胡同也常被用来形容某些政策或措施的无效性。
死胡同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沮丧和无助。联想上,它让人想到被困、无法前进的情景,可能引发对解决问题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死胡同可能出现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或个人目标的追求中。例如,某人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瓶颈,感觉自己走进了死胡同,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诗歌:
在人生的迷宫里,
我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四周是高墙,
心中是无尽的迷茫。
视觉联想:想象一条狭窄的巷子,尽头是一堵墙,四周是昏暗的灯光,给人一种压抑和封闭的感觉。 听觉联想:寂静的巷子里回荡着脚步声,每一步都显得沉重,仿佛在宣告前进的无望。
在英语中,死胡同可以对应为 "dead end" 或 "cul-de-sac"。在不同文化中,死胡同的概念都是相似的,即一条没有出口的道路,但在具体表达和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死胡同是一个富有比喻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困境,也反映了心理和情感上的僵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死胡同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搞台独就是钻进一条~。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胡】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引证】
《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胡,牛顄垂也。 、 《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狼跋其胡。 、 《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
【组词】
胡髯朗、 胡皱、 胡袋
3. 【同】 ——见“胡同”hút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