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2:39
村学:字面意思是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的学校,主要用于教育农村儿童和青少年。它通常指的是规模较小、设施相对简陋的学校,旨在提供基础教育。
村学一词源于**古代的“村塾”,即在农村地区设立的私塾,用于教授儿童基本的读写和算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学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学校。
在**,村学常常与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村学往往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朴实的教育环境和辛勤的教师。它也可能引发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思考和关注。
在我的家乡,村学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尽管条件有限,但老师们都非常敬业,孩子们也都很珍惜学*的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村学:
在绿意盎然的田野旁,
村学静静地伫立,
书声琅琅,梦想起航,
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心田。
想象一幅画面:一所简朴的村学,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讲,窗外是广阔的田野和蓝天。背景音乐可以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村学或类似的教育机构都存在,但其名称和具体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类似的机构可能被称为“乡村学校”(village school)。
村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农村教育的一种形式,也反映了教育资源分配的社会问题。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引发人们对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在个人层面,村学也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和教育经历。
1.
【村】
(形声。从邑,屯声。本义:村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铉曰:“今俗作村。”-邨,地名。 、 陶潜《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环村居者皆猎户。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