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7:35
词汇“[使愚使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可能是一个误拼或打字错误,没有确切的标准汉语词汇与之对应。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进行分析,假设“使愚使过”是一个组合词,由“使愚”和“使过”两个部分组成。
假设“使愚”意为“使人变得愚笨”,“使过”意为“使人犯错”,那么“使愚使过”可以理解为“使人变得愚笨并犯错”。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种教育方法或社会环境对人的负面影响,使人在知识和道德上退步。在口语中,可能用来批评某种误导性的行为或言论。
由于“使愚使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谈起。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故意误导公众、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愤怒、失望,联想可能包括欺骗、无知和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些人或组织通过错误信息误导他人,这时可以使用“使愚使过”来表达不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混沌的世界里,
谎言如潮,使愚使过,
心灵之光,渐被淹没。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迷雾中的迷失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混乱的噪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lead someone astray”或“misguide”。
尽管“使愚使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假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表达误导和负面影响方面的潜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前春延安之战,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
1.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2.
【愚】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愚,戆也。 、 《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 、 《诗·大雅·抑》-靡哲不愚。
3.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4.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