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1:19
“使心憋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让人感到心情压抑,呼吸不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行为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或压抑,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呼吸和心情。
在文学作品中,“使心憋气”常用来形容紧张、压抑的情节或氛围,如悬疑小说中的紧张场景。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某件事情让人感到非常不愉快或压抑。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或心理状态对个体的影响。
同义词:
反义词:
“使心憋气”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体验逐渐演化而来。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成语形式。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关注。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避免做出让人“使心憋气”的行为,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压抑和不适。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阴暗、封闭的空间,或是紧张、不愉快的社交场合。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一个非常沉闷的会议,整个过程让人感到“使心憋气”,大家都希望尽快结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阴霾的天空下,
心憋气,呼吸难畅,
寻找一丝光亮,
逃离这压抑的场。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昏暗的房间或阴沉的天气。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音乐或压抑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ffocating”或“oppressive”,用来形容让人感到窒息或压抑的环境或情绪。
“使心憋气”这个成语在描述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也让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制造让人感到压抑的环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高语言的精确性非常重要。
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娘一向使心憋气。
1.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憋】
(形声。从心,敝声。本义:性急)。
同本义。
【引证】
《集韵》-憋,曰性急。
【组词】
憋懯、 憋肠、 憋古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