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09
“敲钉锤”是一个复合词,由“敲”、“钉”和“锤”三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用来敲打钉子的工具,即锤子。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指的是一种用于将钉子敲入物体(如木头、墙壁等)的工具,具有一个平坦的头部和一个手柄。
在文学作品中,“敲钉锤”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建设、修理或破坏的行为。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实际的工具。在专业领域,如建筑或木工,它是一个常用的工具名称。
“敲钉锤”这个词的构成直接反映了其功能和用途。在中文中,“敲”表示打击,“钉”表示钉子,“锤”表示一种工具。这个词的结构简单明了,没有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
在许多文化中,敲钉锤是劳动和手工技能的象征。它代表了实际的工作和建设,与现代社会中对技术和自动化的依赖形成对比。
“敲钉锤”可能让人联想到勤劳、实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工艺和手艺人的尊重。
在家庭维修或DIY项目中,敲钉锤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修理任务,从简单的家具组装到复杂的木工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将“敲钉锤”比喻为坚定不移的决心:
像敲钉锤一样坚定, 每一击都深深地打入心墙。
想象一下敲钉锤敲打钉子的声音,那种金属与木材碰撞的清脆声响,以及锤头在空中挥动的轨迹,这些都是与“敲钉锤”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hammer”,它在西方文化中同样象征着建设和工作。不同文化中对这种工具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功能和形象是相似的。
“敲钉锤”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实际的工具,还承载了劳动、建设和坚韧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具体而形象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库,并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
1.
【敲】
(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敲,击头也。 、 《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夺之杖以敲之。 、 《吕氏春秋·当务》-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僧敲月下门。 、 、 、 、 清·黄宗羲《原君》-敲剥天下。
【组词】
敲扑、 敲丝、 敲枰、 敲翻
2.
【钉】
用锐器刺人。
【引证】
《晋书·文苑传》-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
3.
【锤】
(形声。从金,垂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 同本义。
八铢。
【引证】
《说文》-锤,八铢也。 、 《淮南子·诠言》-有千金之璧,而无锱锤之礛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