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56
敲骨剥髓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敲碎骨头,剥取骨髓,形容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人或某物进行极端的、无情的剥削,使其遭受极大的痛苦和损失。
在文学作品中,敲骨剥髓 常用来形容封建社会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或者资本家对工人的无情压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极度贪婪或残忍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极端的资源掠夺或社会不公。
同义词:剥削、压榨、掠夺、榨取 反义词:施舍、援助、救济、支持
同义词中,“剥削”和“压榨”更侧重于经济或劳动力的剥削,而“掠夺”和“榨取”则更侧重于物质的强行获取。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之相反的正面行为。
敲骨剥髓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最初用于形容极端的暴力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任何形式的极端剥削和压榨。
在文化中,敲骨剥髓** 常与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相联系,反映了社会不公和阶级压迫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用来批评那些过度剥削他人的行为。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痛苦、绝望和无助。它影响着人们对不公和剥削的认知和表达。
在现实生活中,敲骨剥髓 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那些过度追求利润而忽视员工福利的企业行为,或者在政治讨论中批评某些政策对弱势群体的不利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敲骨剥髓 来形容自然界中某些残酷的现象,如风暴对树木的破坏,以此来隐喻人类社会中的不公和剥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农民被地主残酷剥削的画面,或者现代工厂中工人被无情压榨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痛苦的呻吟或绝望的呼喊。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exploit to the bone”或“squeeze dry”等表达来传达类似的含义,但这些表达可能没有敲骨剥髓 那么形象和强烈。
敲骨剥髓 这个词汇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不公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批判这些社会现象。
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假天子之命令,~,尽民之力肥润私家,陷君不义,忍心丧节,如令兄者。
1.
【敲】
(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敲,击头也。 、 《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夺之杖以敲之。 、 《吕氏春秋·当务》-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僧敲月下门。 、 、 、 、 清·黄宗羲《原君》-敲剥天下。
【组词】
敲扑、 敲丝、 敲枰、 敲翻
2.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3.
【剥】
[口语]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组词】
剥花生、 剥碗豆、 剥葱皮
4. 【髓】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