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2:51
“不可胜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法数清”或“数量极多以至于无法计算”。它用来形容事物数量之多,超出了计数的范围。
在文学作品中,“不可胜数”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如星辰、沙粒)或历史**的复杂性(如战争中的牺牲者)。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事物(如家务事、工作任务)。在专业领域,如数学或统计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数据集的规模。
“不可胜数”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汉书》中已有使用,显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文化中,“不可胜数”常与自然界的壮丽景象相联系,如星辰、山川,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宏大和深邃的情感联想,它让我想到无尽的宇宙和悠久的历史,激发我对未知和复杂性的好奇和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不可胜数”来形容我收集的邮票数量,每一张邮票都是一个故事,它们的总数让我感到收藏的乐趣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不可胜数,夜空如画卷展开,每一颗星,都是远方的灯塔,指引旅人前行。”
想象一片无垠的星空,星星闪烁,仿佛在低语,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让人感到宁静和深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untless”或“innumerable”,它们在意义上与“不可胜数”相近,但在文化和语境上有所差异。
“不可胜数”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数量的巨大,还蕴含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传达复杂和宏大的概念。
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一时乱将起来,舳舻簸荡,乍分乍合,溺死者~。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想起兵造反,多次找郎中伍被商量如何起兵。伍被认为汉高祖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秦王暴政,修筑长城死者不可胜数,民众怨声载道,此时起兵将难以成功。伍被另给刘安想了一条起兵之计但最终失败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可】
3.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
4.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1. 【不可】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2. 【不可胜数的数是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