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6:38
农歌:农歌是指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唱的歌曲,通常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情感和劳动场景。它是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农歌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歌谣,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歌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但其核心的劳动和乡土主题一直保持不变。
农歌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农民情感的表达,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中,农歌也反映了农民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
农歌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金黄的麦田和勤劳的农民。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怀旧和宁静的。
在我的家乡,每年秋收时节,村民们都会聚在一起唱农歌,庆祝丰收。这种传统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温暖和团结。
在创作一首关于乡村生活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农歌:
在金黄的麦浪中,
农歌悠扬,
唱出了岁月的宁静,
和土地的深情。
农歌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广阔的田野、劳作的农民和丰收的景象。听觉联想则是那些简单而动人的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田间地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民间音乐形式也有所不同,如美国的蓝草音乐、爱尔兰的民谣等,它们都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色和历史。
农歌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不仅承载了农民的情感和生活,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欣赏农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乡村文化和民族精神。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