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9:22
农活:指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劳动活动,包括种植、收割、耕作、施肥、灌溉、除草等。
农活一词源于汉语,由“农”和“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农”指农业,“活”指活动或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劳动。
在*文化中,农活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对土地的依赖。农活也常常与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农事俗(如春耕、秋收)相关联。
农活让人联想到自然、宁静的乡村生活和辛勤的劳动。它可能唤起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可能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艰辛和不易。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暑假常常是在祖父母的农场上度过的,帮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如除草和喂鸡,这些经历让我对农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诗歌:
晨曦微露,农夫起早,
锄头挥舞,田间劳作。
汗水滴落,滋润大地,
丰收在望,心中欢喜。
在英语中,“农活”可以对应为“farm work”或“agricultural labor”,虽然在不同文化中具体的工作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
农活这个词不仅描述了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劳动,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了解和尊重农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贡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和理解农活这个词,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