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3:50
“吸西北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吸入来自西北方向的冷风。基本含义是指生活贫困,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只能忍受寒冷和饥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
文学语境: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悲惨境遇,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
口语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开玩笑或者自嘲,表达自己当前的经济状况不佳。
专业领域: 在经济学或社会学领域,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贫困现象或社会不平等。
同义词: 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反义词: 富甲一方、腰缠万贯、锦衣玉食
“吸西北风”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对西北风寒冷的普遍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贫困。
在**文化中,西北风常被认为是寒冷的象征,因此“吸西北风”自然与贫困和艰难的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的同情和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夜和饥饿的感觉。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贫困人群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济困境,或者作为一种幽默的自嘲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寒夜无食,唯吸西北风,心中犹存一缕温暖。”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人蜷缩在破旧的屋檐下,试图抵御寒冷。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和饥饿的咕噜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on bread and water”(靠面包和水生活),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贫困和基本生存的状态。
“吸西北风”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贫困的词汇,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深度。
1.
【吸】
(形声。从口,及声。本义:吸气入体内)。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引露。
【组词】
吸呼、 吸留、 吸风、 吸新吐故
2.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3.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