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5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55:38
词汇“方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方谨”这一词汇的分析:
“方谨”由两个汉字组成:“方”和“谨”。
结合起来,“方谨”可能指的是在某个方向或领域内表现出谨慎和恭敬的态度。
由于“方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文或特定文献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的严谨和恭敬态度。
由于“方谨”的使用频率极低,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可能是:
“方谨”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偶尔出现,但具体的历史演变过程不详。
在传统文化中,“方谨”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和“义”有关,强调在行为和态度上的谨慎和恭敬。
“方谨”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正面的,联想到认真、负责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由于“方谨”的使用频率低,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很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方谨”用于形容一个人物或场景,如:
由于“方谨”的抽象性,它可能联想到一些严谨、有序的视觉形象,如整齐的书架或有序的文件。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安静、有序的环境。
“方谨”作为一个特定词汇,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方谨”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较为抽象和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实用。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谨】
(形声。从言,堇(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谨,慎也。 、 《诗·大雅·民劳》-以谨无良。 、 、 《荀子·王制》-谨畜藏。 、 《楚辞·怀沙》-谨厚以为厚。 、 《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谨食之。 、 清·张廷玉《明史》-不自谨惜。 、 清·刘开《问说》-谨护其失。
【组词】
谨畏、 谨肃、 谨言、 谨厚、 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