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5:07
“方舟”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艘大船,通常用于指代在洪水或其他灾难中用来拯救生命和物种的船只。在圣经故事中,诺亚方舟是上帝指示诺亚建造的一艘巨大的船,用于在洪水泛滥时保存诺亚一家和各种动物。
在文学中,“方舟”常被用作象征,代表拯救、希望和新的开始。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任何能够提供保护和安全的地方或物体。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灾难管理,方舟可能指代实际的避难所或保护计划。
“方舟”一词源自希伯来语“תיבה”(teivah),在圣经中首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通常与拯救和保护的概念相关联。
在**教文化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是关于信仰、希望和重生的重要象征。在现代社会,方舟的概念也被用于各种环境保护和灾难应对的语境中。
“方舟”一词常常唤起一种安全感和希望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找到出路,以及在困难时期找到保护和安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将“方舟”比喻为我所依赖的社区,它在我面临个人挑战时提供了支持和保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在知识的海洋中,书籍是我们的方舟,载着我们穿越无知的风暴。”
想象一幅画面:一艘巨大的木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船上载满了各种动物,这幅画面让人联想到“方舟”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文化中,“方舟”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文化中,船也常常被用作象征,但具体的象征意义可能与西方文化中的“方舟”有所不同。
“方舟”一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方舟”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深刻地表达关于保护、希望和重生的主题。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