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2:01
词汇“方舸”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方”和“舸”两个字组成。在中文语境中,“方”通常有方向、方法、正方形等含义,而“舸”则指大船。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方舸”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大船,或者是在某个特定方向上航行的大船。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
由于“方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古老或神秘的船只,或者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船只。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航海或历史讨论中。
由于“方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古代文献中的描述演变而来,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或地区的专用词汇。
在某些文化或历史背景下,“方舸”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代表探索、冒险或贸易。
“方舸”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航海者的勇敢和冒险精神,或者是海洋的广阔和神秘。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关于古代航海的故事中,可以使用“方舸”来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历史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方舸如一位古老的勇士,坚定地驶向未知的彼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艘古老的大船在海面上航行,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以及船上人们的呼喊声。
由于“方舸”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方舸”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舸】
(形声。从舟,可声。本义:大船)。
同本义。
【引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组词】
;舸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