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6:34
作保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作为担保”或“提供保证”。它通常指的是某人或某机构为另一方的行为或债务提供担保,确保其履行义务或偿还债务。
作保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作”(做)和“保”(保护、担保)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作保的概念已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在**传统文化中,作保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责任感。在现代社会,作保在法律和金融领域尤为重要,是维护经济秩序和信用体系的关键。
作保 这个词给人一种责任感和信任感。它让人联想到可靠性和承诺,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在个人生活中,作保可能涉及到为朋友或家人提供担保,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在诗歌中,可以将作保融入到表达信任和承诺的意境中: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为你作保, 如同星辰守护夜空,永不背离。”
作保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签署文件的场景,或者是两个人握手承诺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严肃的对话或正式的宣言。
在英语中,作保可以对应为“guarantee”或“surety”。不同文化中,作保的具体形式和法律效力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作保 是一个在法律、金融和个人关系中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信任和责任感,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信用体系的基础。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作保这个词对于建立可靠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