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1:07
“作具”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用于创作或工作的工具。它可以泛指任何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器具或设备。
在文学中,“作具”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激发灵感或辅助创作的物品,如笔、纸、画布等。在口语中,它可能更广泛地指代日常工作所需的工具,如锤子、螺丝刀等。在专业领域,如艺术、手工艺或工程,它特指那些专业工具。
“作具”由“作”和“具”两个字组成。“作”字有制作、创作的意思,“具”字则指工具或器具。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作具”常常与工匠精神和手工艺传统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工具在传承技艺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作具”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专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工艺和创作的热爱。它传递出一种对工具和技艺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使用各种作具来完成手工艺项目,如木工工具和缝纫机。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作具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具”:
笔尖轻触纸面, 作具舞动间, 字迹流淌成诗篇。
想象一位艺术家在工作室中使用各种作具创作,背景音乐是轻柔的古典音乐,这样的场景能激发对创作过程的深刻联想。
在英语中,“作具”可以对应为“tools”或“instruments”,具体取决于上下文。不同文化中对工具的重视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工具在人类活动中的核心作用。
“作具”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指代了实际的工具,还蕴含了对工艺和创作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作具”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工具相关的话题。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