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8:38
“持禄取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保持官禄以取悦他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或利益而迎合上级或有权势的人,不顾原则和道德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持禄取容”常用来批判那些丧失原则、只知迎合权贵的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任何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权力结构和个体行为。
同义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谄媚取容 反义词: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不屈不挠
“持禄取容”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官场文化,反映了古代官员为了保住官位而采取的一种常见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其应用范围可能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官场。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正直是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持禄取容”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负面,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悖。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缺乏职业道德和人格尊严。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虚伪、自私和不诚实。它可能引发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的人的鄙视和反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为了保住工作或提升地位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这种行为就可以用“持禄取容”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持禄取容”融入对现代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权力的阴影下,
有人持禄取容,
放弃了心中的光,
只为了一时的荣。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古代官员卑躬屈膝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讽刺或批判性的评论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可能存在,如英语中的“kowtow”(磕头),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有迎合权势的意味。
“持禄取容”这个词汇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权力结构中的弊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批判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不正之风。
其大臣如张禹、孔光辈皆持禄取容,偷为一切之计。
1.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
2.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
3.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4.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