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7:15
清羸(qīng lé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身体瘦弱、憔悴。其中,“清”字常用来形容人的体态瘦削,而“羸”则指身体虚弱、不健壮。因此,“清羸”合起来描述的是一个人因疾病、疲劳或其他原因而显得瘦弱、憔悴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清羸”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因忧愁、疾病或长期劳累而显得瘦弱不堪,增添了一种悲凉或忧郁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健康状况或外貌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营养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状态。
同义词:瘦弱、憔悴、虚弱、衰弱 反义词:健壮、强健、丰满、壮实
同义词中,“瘦弱”和“憔悴”更侧重于外貌上的瘦削和疲惫,而“虚弱”和“衰弱”则更多指身体机能的下降。反义词则强调身体的健康和力量。
“清羸”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较为古老,反映了古代对健康和体态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在描述人的健康状况时,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清羸”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诗词中,用来形容那些因忧国忧民或个人情感而显得瘦弱憔悴的文人形象。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审美倾向。
“清羸”这个词给人以忧郁、悲凉的情感联想,常让人想到那些因生活困苦或内心痛苦而显得瘦弱不堪的人。这种联想可能激发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位长期患病的朋友时使用过“清羸”这个词,以表达他因疾病而显得瘦弱和憔悴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清羸影,风中憔悴心。”这样的诗句通过“清羸”一词,描绘了一个在月光下显得瘦弱,内心充满忧愁的形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瘦弱的人站在风中,衣衫飘动,面容憔悴。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忧郁的旋律,来增强“清羸”带来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maciated”或“wan”,这些词汇也用来描述因疾病或营养不良而显得瘦弱的状态。
通过对“清羸”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体健康状况和情感状态中的作用。这个词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倾向,也帮助我们在现代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健康状况的关心和同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表现力。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羸】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羸,瘦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羸老易子。 、 《资治通鉴·唐纪》-皆羸老之卒。 、 《资治通鉴》-悉使羸兵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