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23
取闹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故意制造麻烦或无理取闹。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故意做出一些不合理的、挑衅性的行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干扰正常的秩序。
取闹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取”和“闹”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取”有获取、采取的意思,“闹”则指喧哗、扰乱。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取闹有时被视为不成熟或不礼貌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常期望行为得体,避免无理取闹。
取闹 这个词往往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不愉快或混乱的场景。它可能引起人们对无序和冲突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孩子在公共场合取闹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他人,也让我意识到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取闹”用于描绘一个顽皮的小精灵在夜晚的森林中制造欢乐的混乱。
想象一群孩子在海滩上取闹,海浪声和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在英语中,“取闹”可以对应为“causing trouble”或“making a scen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
取闹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其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了解这个词的多种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的细微差别是非常重要的。
1.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2.
【闹】
(会意。从市,从門(斗)。市场上的争吵、喧闹。本义:嘈杂,喧扰)。
同本义。
【引证】
韩愈《食虾蟆》-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召闹取怒。 、
【组词】
闹里、 人声吵闹;喧闹、 闹耳朵、 闹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