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5:06
“攻其无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攻击对方没有准备的地方或时机。这个成语强调在对方没有防备或预期的情况下进行攻击,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攻其无备”常用于描述军事策略或战术,强调智谋和时机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对方的疏忽或不经意间取得优势。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战略规划等,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强调策略的巧妙和时机的精准。
同义词:出其不意、趁虚而入、突袭 反义词:正面交锋、公开挑战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强调攻击的方式和时机上有所不同,但都与“攻其无备”在某种程度上相关联。
“攻其无备”出自《孙子兵法》中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古代军事家孙武提出的战术原则。这个成语在历史上一直被沿用,成为军事和战略领域的重要概念。
在文化中,“攻其无备”不仅用于军事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商业、政治等多个领域,强调策略和时机的把握。这个成语体现了文化中对智谋和策略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智谋和策略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巧妙和机智的情感。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善于抓住时机,出其不意地取得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攻其无备”的情况。例如,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注意到某个环节对方团队可能没有充分准备,于是我们集中力量在这个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最终赢得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星光闪烁, 敌营沉睡,我军悄然, 攻其无备,战鼓雷鸣, 胜利在望,荣耀归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袭的画面,士兵们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前进,准备发动突袭。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增强“攻其无备”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atch someone off guard”或“take someone by surprise”,都强调在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战术和策略含义。
“攻其无备”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和多个专业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它强调智谋和时机的把握,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善于抓住机会,出其不意地取得优势。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灵活运用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
军志有之曰:‘~,出其不意。’
1.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