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3:08
复审: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对某事物进行再次审查或评估,通常用于法律、学术、行政等领域,以确保准确性和公正性。
复审一词源于汉语,由“复”和“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复”表示再次,“审”表示审查或评估。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文化中,复审体现了对细节和准确性的重视,尤其是在法律和学术领域。它强调了公正和严谨的重要性。
复审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严谨、正式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错误或不公正的担忧。它提醒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谨慎和细致。
在学术写作中,我经常需要对论文进行复审,以确保论点的清晰和数据的准确性。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却是确保学术质量的关键步骤。
在诗歌中,可以将复审比喻为对心灵的再次审视:
在夜的静谧中,我复审内心的篇章,
每一行字句,都是过往的回响。
在英语中,复审可以对应为“review”或“re-examination”,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相似的含义,但具体用法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复审是一个在多个领域中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强调了再次审查和评估的必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复审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