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1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14:29
词汇“摘句搜章”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摘”、“句”、“搜”、“章”。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摘句搜章”字面意思是从文章中摘取句子,搜寻篇章。基本含义是指从大量的文献或文章中挑选出有代表性或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用以说明问题或作为引用。
“摘句搜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的意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从文献中挑选有用信息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文献的引用和传承,因此“摘句搜章”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献的认真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严谨、认真的感觉,联想到学术研究中的细致工作和对知识的尊重。
在学术写作中,我经常需要摘句搜章,以确保我的论点有充分的文献支持。
在创作一首关于学术研究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摘句搜章,寻真理之光,字字珠玑,映照心房。”
想象一位学者在图书馆中,手持放大镜,仔细阅读古籍,这个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摘句搜章”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quoting from authoritative sources”或“citing references”,虽然不如“摘句搜章”那样具有诗意,但表达了相似的概念。
“摘句搜章”这个成语在学术研究和文献引用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也展示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升我的学术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终底用,求田问舍梅全迟。
1.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
2.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
3.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4.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