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07:37
词汇“峡路”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峡”和“路”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峡路”进行深入分析:
“峡路”字面意思是指位于峡谷中的道路。其中,“峡”指的是两山夹水的地方,即峡谷;“路”则是指供人或交通工具通行的路径。因此,“峡路”通常指的是在峡谷地形中开辟的道路,这种道路往往具有一定的险峻性和自然风光。
“峡路”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峡”和“路”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词汇就已经存在,用以描述特定的地理和交通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峡路”一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由于地形复杂,峡谷众多,因此“峡路”在历史上和现代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不仅是交通通道,也是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例如,长江三峡地区的峡路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交通要道。
“峡路”一词往往给人以壮丽、险峻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它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类勇气与智慧的赞赏。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有机会穿越或旅行于峡路,那么这样的经历往往印象深刻,能够给人带来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峡路”:
峡路蜿蜒入云端,
石壁千仞水潺潺。
行人步履虽艰难,
心随风景共悠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峡路蜿蜒于峡谷之间的画面,两侧是陡峭的山壁,中间是清澈的溪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自然氛围的音乐,如流水声、鸟鸣声,来增强对“峡路”的感官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地理特征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会使用“mountain pass”或“gorge road”来描述类似的概念。这些词汇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中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峡路”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地理和交通现象,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
1.
【峡】
(形声。从山,夹声。本义:两山夹水处)。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原道》。注:“两山之间为峡。”-仿洋于山峡之旁。 、 王维《桃源行》-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仍下峡路。 、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