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3:14
词汇“倾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倾”可以理解为倾注、倾心,而“悟”则意味着领悟、理解。结合起来,“倾悟”可能指的是全心全意地去领悟或理解某件事情。
由于“倾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哲学问题或人生难题的深刻理解。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缺乏广泛的认知和接受度。
由于“倾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语境。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倾悟”可能被用来强调对某个复杂问题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强调个人成长和精神探索的语境中。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深沉、专注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沉思,最终获得深刻的领悟。
由于“倾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倾悟”来表达对自然或宇宙的深刻理解:
在星辰的指引下,我倾悟了宇宙的奥秘,
每一颗星,都是我心灵的灯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星空下静坐,面带微笑,似乎对宇宙有了深刻的理解。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宁静、深邃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来增强这种深刻的领悟感。
由于“倾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明确。
“倾悟”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深刻理解和领悟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强调对某个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语境中,它可以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寤,寐觉而有言曰寤。 、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组词】
寤言、 寤寐、 寤宿、 寤怀、 寤辟、 寤叹、 寤迁、 寤觉
觉悟,认识到。 同: 悟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擗有摽。 、 《史记·李斯列传》-而心尚未寤也。 、 《汉书·陈胜项籍传赞》-身死东城,尚不觉寤。 、 《淮南子·要略》-欲一言而寤。 、 《楚辞·离骚》-哲王又不寤。 、 郭璞《尔雅序》-别为《音图》,用祛未寤。
【组词】
寤然、 寤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