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28:14
词汇“清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清切”进行分析:
“清切”一词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清晰而恳切”。其中,“清”通常指清晰、清楚,而“切”则有恳切、切实之意。结合起来,“清切”可以形容言语或表达既清晰又真诚。
在文学作品中,“清切”可能用来形容人物的言辞或书信的文风,表达一种既明了又真挚的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艺的场合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或艺术评论中,“清切”可能用来形容作品的表达方式或技巧。
“清切”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在古代文人的书信或诗文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艺复兴或复古的语境中仍会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清切”可能与文人墨客的文风和修养有关,强调言辞的清晰和情感的真挚。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文学创作或文艺评论中。
“清切”一词给人以清新、真诚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真诚的对话或是优美的诗篇。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表达一种清晰而真诚的情感,可以使用“清切”这个词汇。例如,在写给朋友的信件中,可以用“清切”来形容自己的情感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切如晨露,真诚似星辰,言辞间,情感深。”
“清切”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清澈的溪流或是悠扬的琴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清切”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clear and sincere”。
“清切”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它强调了清晰和真诚的结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
1、清切的意思主要指的是事物的形态、样貌清晰而有条理,也可以形容思维清晰且能够准确表达到某种含义。此外,它亦能够用来描述声音或乐器发出的音质清晰,层次分明。
2、在绘画或艺术方面,清切指的是作品的线条明晰,色彩分明,使得整体表现出一种清雅而不模糊的样貌。
3、在语言或文学表达中,清切表示文辞的简练和表达的明白,让人一目了然而不产生误解。
4、从方式或手法上看,清切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处理事物的方法非常明晰,给人以直接的视觉或心理体验。
5、在心理状态上,清切也可以描述一个人的思维状态,表明其逻辑清晰,情绪稳定,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
1、他的画风非常清切,每一笔都显得极为清晰而有力量。
2、我在写作时特别注重语言的清切,力求每个字都能传达准确的意思。
3、这首曲子的演奏清切,乐声流畅,令人陶醉。
4、经过几次讨论,大家的思路变得清切,问题也逐渐迎刃而解。
5、她的演讲风格清切,逻辑严谨,听众都能轻易理解她的观点。
1、清切这个词的含义可以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清”、“简”、“明”的追求,反映了古人对美的理解与表述。
2、在古典诗词中,清切的表达常常与意象的清晰紧密结合,能够帮助诗人传达更深刻的情感与思想。
3、能想到《论语》中,孔子对于言辞清晰的重视,强调说话要简练而有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清切的理念相契合。
4、清切还常常被应用于现代书法艺术中,书法家的作品不仅讲究笔画的轻重,更讲究整体的清晰度与层次感。
5、理解清切的含义,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沟通技巧,使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精准与有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言辞清切,见人之心。
一场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此句清切明了,画面感俱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辞虽清切,但意义深远。
昔日之孽,今兹之结;今兹之结,明日之望。——表达清切,蕴含哲理。
清切之法,惟有实事求是。——此处强调方式的清晰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