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57
栏干子(lán gān z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栏杆的一部分,通常是指栏杆的横梁或者横杆。在建筑学中,栏杆是用来保护人们不从高处跌落的安全设施,而栏干子则是构成栏杆的组件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栏干子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某种隔离或界限,或者作为人物情感寄托的对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单独使用,而是作为“栏杆”的一部分被提及。在建筑和工程领域,栏干子则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栏杆的具体构造部分。
同义词:横杆、横梁、扶手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空旷”、“无遮挡”等词形成对比。
栏干子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栏”(指栏杆)和“干子”(指杆状物)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构词方式很常见,用于描述具体的物体或部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栏杆常常与园林建筑相关联,栏干子作为栏杆的一部分,也承载了一定的审美和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栏干子的设计和材质也在不断演变,反映了技术和审美的进步。
栏干子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庭院、古典的园林或是安全的保护。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安全感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栏干子可能不常被单独提及,但在装修或建筑相关的讨论中,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词汇。例如,在选择阳台栏杆时,栏干子的材质和样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诗歌中,栏干子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
月下栏干子,静默如故人。 风过铃声起,夜深梦自寻。
栏干子可能让人联想到木质的温暖触感,或是金属的冷硬质感。在视觉上,它可能与古典建筑的优雅线条相联系;在听觉上,可能与风铃的叮咚声相伴随。
在英语中,栏干子可以对应为“baluster”或“handrail”,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在不同的文化中,栏杆的设计和功能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安全和装饰功能是共通的。
栏干子作为一个具体的建筑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单独使用,但在专业领域和特定的文学语境中,它承载了重要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建筑文化和语言的细微差别。
1.
【栏】
(形声。从木,阑(lán)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引证】
《玉篇》-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 、 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 、 明·魏学洢《核舟记》-雕栏相望焉。
【组词】
栏楯、 栏干子、 栏角、 栏船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