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2:48
栏目:在印刷或电子媒体中,栏目是指按照一定的主题或内容分类,划分出来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它通常有明确的标题,用于组织和展示特定的信息或文章。
栏目一词源于汉语,最初用于描述书籍或报纸中的划分区域。随着媒体形式的发展,栏目的概念也扩展到了电子媒体和网络平台。
在新闻出版行业,栏目是组织内容的基本单位,有助于读者快速找到感兴趣的信息。在社交媒体时代,栏目也常用于博客、视频频道等,帮助创作者系统地展示内容。
栏目这个词给人一种组织有序、分类明确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清晰的信息架构和高效的阅读体验。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为公司的内部通讯设计栏目,确保信息的分类和呈现既清晰又吸引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栏目”:
在文字的森林里,
栏目是路径的指引,
每一篇故事,
都在等待探索的眼睛。
想象一下,当你翻开一本杂志,看到精心设计的栏目标题,那种期待和好奇心被激发的感觉。或者,听到电台中不同栏目的切换,每个栏目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和声音标识。
在英语中,“栏目”可以对应为“column”或“section”,它们在媒体中的使用方式与中文中的“栏目”相似,但也有一些文化差异,比如英语中的“op-ed column”(专栏文章)在新闻媒体中非常常见。
栏目这个词在媒体和信息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帮助读者快速定位信息,也是内容创作者组织思路的有效工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栏目”这个词,对于提高沟通效率和信息呈现的清晰度至关重要。
1.
【栏】
(形声。从木,阑(lán)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引证】
《玉篇》-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 、 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 、 明·魏学洢《核舟记》-雕栏相望焉。
【组词】
栏楯、 栏干子、 栏角、 栏船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