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24
专栏作家是指在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上定期发表专栏文章的作者。他们通常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或主题,如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并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和风格进行写作。
专栏作家一词源于英文“columnist”,而“column”意为“专栏”。随着媒体的发展,专栏作家的角色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纸媒扩展到网络媒体,其写作风格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专栏作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文章传达观点、影响舆论,甚至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在某些文化中,专栏作家被视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的文章被广泛阅读和讨论。
提到专栏作家,我往往会联想到那些思想深刻、文笔犀利的人物,他们的文章常常引发我的思考和共鸣。这种联想让我对专栏作家抱有一种敬意和好奇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阅读过一位专栏作家的文章,他的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他的文字,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也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专栏作家”:
在字里行间,专栏作家挥洒智慧,
每一行文字,都是思想的火花。
他们用笔触绘出世界的轮廓,
在读者心中,种下思考的种子。
想象一位专栏作家坐在书桌前,灯光柔和,笔尖在纸上飞舞。背景音乐可以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专注和沉思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专栏作家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那些在媒体上定期发表专栏文章的作者。例如,在法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hroniqueur”。
通过对“专栏作家”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他们在媒体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的职业身份,也象征着知识、见解和影响力。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对专栏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栏】
(形声。从木,阑(lán)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引证】
《玉篇》-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 、 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 、 明·魏学洢《核舟记》-雕栏相望焉。
【组词】
栏楯、 栏干子、 栏角、 栏船
3.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4.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