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8:39
[刎颈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割断脖子交朋友”,比喻交情深厚,可以生死与共的朋友关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忠诚和牺牲精神,通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文学作品中,[刎颈交] 常用来形容英雄豪杰之间的深厚友情,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情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特别亲密的朋友关系时,人们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其深度。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关系。
同义词:生死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 反义词:泛泛之交、点头之交
[刎颈交]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愿意为朋友牺牲生命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义气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刎颈交]** 这个成语体现了这些价值观,强调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牺牲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描述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坚守友情的人。
[刎颈交]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忠诚、牺牲和深厚的友情。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对忠诚品质的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对朋友,他们在面对巨大困难时依然相互支持,他们的友情让我想起了[刎颈交] 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们誓言如刎颈交,
无论前路多么崎岖,
携手共赴,不分离。
[刎颈交]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勇士,或者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视觉上,可能会想到古代战士的铠甲和武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lood brothers”或“sworn brothers”,这些表达也强调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的忠诚。
[刎颈交] 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深厚的友情,还体现了忠诚和牺牲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情感和价值观。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1.
【刎】
(形声。从刀,勿声。本义:割脖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刎,刭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刘基《述志赋》-种霸越而灭吴兮,终刎颈于属镂。
【组词】
自刎、 刎脰
2.
【颈】
(形声。从刀,巠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颈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颈,头茎也。 、 《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 、 《荀子·彊国》-譬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 、 《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靡。 、 《韩非子·五蠹》-折颈而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颈血溅大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伸颈,侧目。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抚其颈曰。
【组词】
颈血
3.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