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30
“指手划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手势和脚的动作来表达或指导。基本含义是指说话时用手脚做出动作,形容说话时动作夸张或不必要地多做手势。
“指手划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人们日常交流时的肢体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说话时的夸张动作,逐渐固定为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说话时动作过多、不够稳重的人。在社会交往中,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但过度的动作则可能被视为不专业或不成熟。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成熟或不专业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联想上,我会想到一个人在激动或紧张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演讲者在台上指手划脚,虽然他的内容很有趣,但过多的动作分散了听众的注意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话语如风,指手划脚间,绘出心中的画卷。”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个人在说话时频繁挥动手臂和脚的动作。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背景声,因为过多的动作可能会产生噪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esticulating wildly”或“talking with one's hands”,但这些表达没有“指手划脚”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批评意味。
“指手划脚”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含义,它不仅描述了肢体动作,还隐含了对行为方式的评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意图和情感。
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这就用不着你~了,我们当然要交给领导处理。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划】
4.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