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1:54
“凉浸浸”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种感觉,通常指的是身体或物体表面感觉到的凉爽、湿润的状态。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凉爽感,有时也带有一种湿润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凉浸浸”常用来描绘环境或人物感受,增强氛围的描写。例如,在描述夜晚的湖边或雨后的森林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传达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凉浸浸”来形容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或食物的感觉。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体感时,仍有可能出现。
同义词中,“凉爽”和“清凉”更侧重于凉快的感觉,而“冷冰冰”则带有更强烈的冷感。反义词则强调温暖或热的感觉。
“凉浸浸”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但其确切的词源不太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主要用来形容一种湿润的凉爽感。
在文化中,“凉浸浸”常与自然环境、季节变化相关联,如秋天的凉爽、雨后的清新等,这些都是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题。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舒适和放松的。它让人联想到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缓解炎热或紧张的情绪。
在炎热的夏天,一杯凉浸浸的冰镇饮料可以带来极大的舒适感,这是我在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与“凉浸浸”相关的情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点点,湖面波光粼粼,凉浸浸的风轻拂过脸颊,带走了一天的疲惫。”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雨后的森林,树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微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凉爽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illy and damp”,但这种表达没有“凉浸浸”那种由内而外的湿润凉爽感。
“凉浸浸”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能够准确地传达一种湿润的凉爽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表现力。
1.
【凉】
辅佐。 同: 倞
【引证】
《诗·大雅·大明》。传:“佐也。”-凉彼武王。
【组词】
凉贰
信,实。 同: 谅
【引证】
《诗·大雅·桑柔》-凉曰不可,覆背善詈。 、 《左传·昭公四年》-君子作法于凉。
2.
【浸】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出今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虖沱河。-浸,浸水也。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
【组词】
巨浸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引证】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 《周礼·职方氏》-其浸五湖。 、 《吕氏春秋·木味》-浸渊之草。
【组词】
浸淬、 浸蚀、 浸濡
3.
【浸】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出今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虖沱河。-浸,浸水也。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
【组词】
巨浸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引证】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 《周礼·职方氏》-其浸五湖。 、 《吕氏春秋·木味》-浸渊之草。
【组词】
浸淬、 浸蚀、 浸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