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9:20
牙板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有几种不同的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
牙板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牙”和“板”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牙齿和板状物体。在古代文献中,牙板可能更多指的是牙齿本身,而在现代,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口腔医学和音乐领域。
在中华文化中,牙齿被视为健康和长寿的象征,因此牙板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音乐领域,牙板作为一种打击乐器,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牙板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坚硬、稳固和有力量的形象。在口腔医学的语境中,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牙齿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牙板可能不常被提及,但在牙科诊所或音乐演奏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例如,牙科医生会使用牙板来描述牙齿的支撑结构,而音乐家则会使用牙板来指代特定的打击乐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话语如牙板般锋利, 切割着虚伪的表象, 揭示出内心的真实。
牙板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坚硬的物体,如木头或骨头,以及清脆的敲击声。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块坚硬的木板或骨骼结构;在听觉上,可以想象敲击木鱼或牙齿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牙板”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ental plate”或“mandible”,分别指代口腔医学中的假牙托或下颌骨。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与牙齿和口腔结构相关。
牙板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多重含义,涵盖了口腔医学、音乐和日常比喻等多个领域。通过对牙板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的多样含义和用法,对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2.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