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0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07:42
牙根:牙根是指牙齿埋在牙槽骨内的部分,通常被牙龈覆盖,是牙齿的主要支撑结构。牙根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相连,起到固定牙齿的作用。
“牙根”一词源于古汉语,由“牙”和“根”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说文解字》中已有对“牙”和“根”的解释,但“牙根”作为一个复合词的使用较晚,主要在现代医学文献中广泛出现。
在不同的文化中,牙齿的健康和美观都被高度重视。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牙齿的整齐和洁白被视为美丽的标志,而牙根问题则可能导致社会交往中的不便或自卑感。
“牙根”这个词可能引起疼痛或不适的联想,尤其是在提及牙科治疗时。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健康、护理和医学专业。
个人经历中,牙根问题可能导致疼痛和不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例如,牙根管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牙科手术,用于治疗牙根感染。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牙根深植于骨,如同爱恋深植于心。”
视觉上,牙根可能让人联想到牙科手术的场景,或者是牙齿的X光片。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牙钻的声音或医生的指令。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root of the tooth”,德语中的“Zahnwurzel”,都是指牙齿的根部,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牙齿结构的理解和描述。
“牙根”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它在牙科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牙根”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牙齿的结构和健康问题,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1.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