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1:20
“奋励”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奋”和“励”两个字组成。其中,“奋”意味着振奋、奋发,强调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行动;“励”则意味着激励、鼓励,强调外在或内在的促进作用。因此,“奋励”整体上指的是通过激励或自我激励来振奋精神,增强动力,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或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在文学作品中,“奋励”常用于描述人物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通过内心的激励或他人的鼓励来振作精神,继续前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书面语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奋励”可能被用来讨论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或自我提升。
“奋励”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奋”和“励”在古代汉语中都有各自的独立含义和用法。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用以表达更加具体和强烈的激励意义。
在*文化中,“奋励”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自强不息”相联系,强调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于鼓励人们在学和工作中不断进取。
“奋励”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阳光、动力和希望。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力量,不断前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感到焦虑,但通过自我奋励和朋友的鼓励,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好成绩。
在诗歌中,可以将“奋励”融入以下诗句:
晨曦初照,心怀奋励,
步履坚定,向阳而行。
视觉上,“奋励”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出时的光芒,充满希望和活力。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鼓舞人心的音乐或演讲,激发内心的力量。
在英语中,“奋励”可以对应为“inspire”或“motivate”,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激励和动力的概念。
“奋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激励作用,也在文化和个人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励】
(形声。从力,厉声。本义:勉力,努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勵,勉力也。 、 《书·立政》-用勵相我邦家。 、 《书·皋谟》-庶明励翼。 、 《鬼谷子·决篇》-励于一言。
【组词】
砺翼、 励志、 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