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7:03
汹涌 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形容水流猛烈、波涛翻滚的样子。它通常用来描述水体(如海洋、河流)的动态,表示水流急速、力量强大,波涛起伏不定。
“汹涌”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构成部分“汹”和“涌”都有水流急速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描述水流,还可以用来形容情绪或力量的强烈。
在许多文化中,汹涌的水流常被视为力量和变化的象征。例如,在**的传统文化中,汹涌的江水常被用来比喻国家的动荡或个人的情感波动。
“汹涌”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态感,给人以力量和活力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壮观的自然景象,或是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冲动。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海边目睹过汹涌的海浪,那种力量和美丽令人难以忘怀。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所蕴含的深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汹涌”:
心中的火焰汹涌而起, 燃烧着无尽的渴望和梦想。
结合图片或视频,汹涌的海浪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海浪的声音则能唤起听觉上的震撼和共鸣。
在英语中,“汹涌”可以对应为“turbulent”或“roaring”,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能传达出强烈的动态和力量感。
通过对“汹涌”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使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自然界的力量和内心的情感。
1.
【汹】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引证】
《说文》-洶,涌也。 、 唐·杜甫《大会渡》-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 《韩非子·杨权》-填其汹渊,毋使水清。
【组词】
汹呶、 汹急、 汹怒、 汹然、 汹溶
形容声音大;喧嚣。
【引证】
《尚书大传》-洶洶、嗑嗑,皆水声也。 、 《楚辞·逢纷》-飘风来之洶洶。
【组词】
汹汹拳拳、 汹赫、 汹洶
2.
【涌】
(形声。从水,甬(yǒng)声。本义:水向上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涌,滕也。 、 《广雅》-涌,出也。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 《论衡·状留》-泉暴出者曰涌。 、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 汉·王充《论衡》-泉暴出者曰涌。
【组词】
涌沸、 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