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9:31
词汇“汹惶”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由“汹涌”和“惶恐”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汹惶”可以理解为形容一种极度不安和恐惧的状态,类似于“汹涌”的强烈和“惶恐”的恐惧。
由于“汹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剧烈波动和恐惧感。
“汹惶”可能是由“汹涌”和“惶恐”两个词组合而成的,用来形容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在语言的演变中,这种复合词并不常见,可能是因为它的使用场景较为特殊。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汹惶”可能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重大危机或灾难时的内心状态。
“汹惶”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强烈的情绪波动和不安感,它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使人在描述类似情境时更加生动和具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汹惶”这个词,但在描述一些极端情况下的心理状态时,它可能会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汹惶”来形容风暴来临前的海面,既汹涌又充满不安:
海面汹惶,波涛翻滚,
风暴将至,心神不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海浪汹涌、天空阴沉的画面,配以雷声和风声,增强“汹惶”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汹惶”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类似的情绪状态来表达这种强烈的恐惧感。
“汹惶”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强烈恐惧感的独特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在描述特定情境时更加准确和生动。
1.
【汹】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引证】
《说文》-洶,涌也。 、 唐·杜甫《大会渡》-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 《韩非子·杨权》-填其汹渊,毋使水清。
【组词】
汹呶、 汹急、 汹怒、 汹然、 汹溶
形容声音大;喧嚣。
【引证】
《尚书大传》-洶洶、嗑嗑,皆水声也。 、 《楚辞·逢纷》-飘风来之洶洶。
【组词】
汹汹拳拳、 汹赫、 汹洶
2.
【惶】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惶,惶恐也。 、 《广雅》-惶,惧也。 、 《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 《潜夫论·卜列》-孟贲狎猛虎而不惶。 、 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多官惶惶,只得散去。
【组词】
惶惶、 遑迫、 惶汗、 惶沮、 惶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