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8:41
词汇“沥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
“沥醢”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根据字面意思,“沥”可以理解为液体滴落或过滤,“醢”则指肉酱或鱼酱。因此,“沥醢”可能指的是制作肉酱或鱼酱时的一个步骤,即过滤或滴落的过程。
由于“沥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并不常见。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如食品加工或烹饪)中,可能会有相关的使用。
由于“沥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是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类似“沥醢以供祭祀”这样的句子,意指用过滤好的肉酱来供奉神灵。
同义词:过滤、滴落 反义词:混合、搅拌
“沥醢”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已经不再常用,或者在某些特定领域中保留其原始意义。
在古代**,肉酱或鱼酱是重要的食品,也是祭祀时的重要供品。因此,“沥醢”可能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由于“沥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然而,对于研究古代食品加工或烹饪的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兴趣和好奇。
由于“沥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沥醢”用于描述古代食品加工的场景,或者在历史小说中作为描述古代祭祀活动的词汇。
由于“沥醢”涉及食品加工,可以联想到古代厨房中忙碌的场景,或者听到液体滴落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食品加工过程可能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出现。
“沥醢”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学和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古代文献和专业知识。在现代汉语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的重要性可能不大,但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食品加工的人来说,它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1.
【沥】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引证】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杓酌油沥之。
【组词】
沥血、 沥液、 沥滴
2.
【觞】
(形声。从角,傷(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觞,爵实曰觞,虚曰觯。 、 《礼记·投壶》-请行觞。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组词】
觞勺、 觞令、 觞豆、 觞爵、 觞觥、 觞酌
向人敬酒。
【引证】
《吕氏春秋》-管仲觞桓公。 、 《礼记·表记》-觞酒豆肉。 、 《战国策·秦策》-王觞将军。 、 《庄子·徐无鬼》-楚王觞之。
【组词】
觞客、 觞奠、 觞祝、 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