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03:02
怨气冲天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怨恨的情绪直冲云霄,形容怨恨极大,无法抑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因为受到极大的不公或委屈而产生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在文学作品中,怨气冲天 常用来描绘悲剧性或冲突激烈的角色,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某些情境下可能会被描述为怨气冲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因为长期的不满积累而爆发的情绪。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的情绪状态或社会冲突。
同义词:怒气冲天、愤愤不平、怨声载道 反义词: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心满意足
同义词中,“怒气冲天”强调愤怒的情绪,而“怨声载道”则更多指抱怨的声音四处传播。反义词则表达了平静和满足的情绪状态。
怨气冲天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情绪表达的形象化和夸张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强烈不满情绪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怨气冲天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相冲突,因此在强调和谐的社会背景下,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会被视为负面或不和谐的象征。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联想,它让我想到那些因为长期压抑和不满而最终爆发的场景,这种情绪的释放往往伴随着破坏性和不可预测的后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同事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公平待遇而表现出怨气冲天的情绪,这种情况最终导致了团队的紧张和冲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怨气冲天夜未央,星辰黯淡月无光。心中怒火难平息,只待黎明破晓光。”
视觉上,怨气冲天可能让人联想到乌云密布的天空或火山爆发的景象。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雷鸣般的怒吼或悲愤的哭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eething with resentment" 或 "boiling with anger",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对应成语,但传达了类似的强烈不满情绪。
怨气冲天 这个成语在描述强烈不满和愤怒情绪时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情绪表达的一种文化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非常重要。
员一见其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
其时百姓为贪官所逼,~,早已大众齐心,一呼百应。(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冲】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