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56:11
备注: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文档、文件或通信中附加的注释或说明,用以提供额外的信息或解释。基本含义是在主要内容之外添加的补充信息,以便于理解或记忆。
备注一词源自拉丁语“notare”,意为“标记”,后来演变为英语中的“note”,在中文中则演变为“备注”。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备注逐渐被用于指代任何形式的附加说明。
在现代社会,备注在文档管理和信息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帮助人们在快速阅读时捕捉关键信息,或在复杂文档中找到特定细节。
备注通常给人以补充、辅助的印象,有时也暗示了主要内容的不完整或需要额外解释。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需要额外注意或细致处理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备注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项,比如在购物清单上备注特殊需求或在家务计划中备注优先级。
在诗歌中,备注可以用来增加诗意的深度,例如:
春风拂过,花开满园,
备注:此景只应天上有。
备注在视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便签纸或标记笔,而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有人在耳边轻声提醒。
在英语中,“备注”通常对应为“note”或“remark”,在不同文化中,其使用方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功能相似。
备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在文档管理和日常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学习备注,我更加意识到在信息传递中细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同语境中有效地使用这一工具。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