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6:29
“千里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能够日行千里的马,通常用来比喻英才或杰出的人才,特别是年轻有为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千里驹”常用来形容年轻才俊,如“他真是一匹千里驹,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夸赞某个年轻人非常出色,例如:“你看那个小伙子,真是千里驹,做什么都那么出色。”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教育或人才管理领域,这个词也常被用来形容有潜力的年轻人。
同义词中,“英才”和“俊杰”更侧重于才能和成就,而“才子”和“天才”则更多强调天赋和潜力。反义词则反映了与“千里驹”相对的平庸或普通。
“千里驹”源自古代对马的赞美,古代文献中常有对良马的描述,如《诗经》中就有“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等句,形容马的健壮和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人,特别是年轻有为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因此“千里驹”不仅是对马的赞美,也是对人才的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承载着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鼓励。
“千里驹”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活力、速度和潜力。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前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用“千里驹”来鼓励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像千里马一样,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少年如千里驹,驰骋在知识的草原,无畏风雨,只为那一抹晨曦的光。”
想象一匹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风声呼啸,蹄声如雷,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强化了“千里驹”的速度和力量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rising star”或“a prodigy”,它们都用来形容有巨大潜力和才华的人。
“千里驹”这个词汇不仅是对马的赞美,更是对人才的期望。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前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比喻,能够有效地传达对年轻人才的赞赏和期望。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驹】
(形声。从马,句声。本义:两岁以下的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驹,马二岁曰驹。 、 《诗·角弓》-老马反为驹。 、 《周礼·校人》-执驹。 、 《汉书·刘德传》。注:“年齿幼少,故谓之驹。”-武帝谓之千里驹。 、 《淮南子·脩务》-夫马之为草驹之时。
【组词】
驹儿隙、 驹阴、 驹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