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1:33
“天际真人”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组,它由两个词组成:“天际”和“真人”。
结合起来,“天际真人”可以理解为指那些居住在天空之上、具有超凡脱俗能力的人,或者是指那些思想境界高远、超脱尘世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真人”常常与道教修炼、长生不老等概念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人们对于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需要形容某人思想境界高远、行为超脱世俗的情况,可以使用“天际真人”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天际真人何处寻, 云深不知处。 心随流水去, 梦与星辰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age”(智者)或“Hermit”(隐士),它们也代表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
“天际真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代表了人们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
3.
【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引证】
《说文》。按:六经无真字-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 《庄子·列御寇》-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 《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归其真宅。 、 《庄子·大宗师》-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组词】
真人府、 真仙、 真君、 真味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