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29:21
“急如风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事情非常紧急,如同风和火一样迅速和猛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情况紧迫,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急如风火”常用于形容战争、灾难或其他紧急**的紧迫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如工作任务的紧迫、医疗急救等。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医疗、应急管理等,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行动的迅速性。
“急如风火”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风和火的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风和火都是自然界中速度快、力量强的元素,因此被用来比喻紧急和迫切的情况。
在**文化中,风和火常常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如“风风火火”形容人做事热情高涨、行动迅速。因此,“急如风火”也承载了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强调在紧急情况下仍需保持高效和积极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紧迫,它让我联想到需要迅速反应和果断决策的场景。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出情况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公司突然面临一个紧急的项目截止日期,整个团队的工作状态可以用“急如风火”来形容。大家都在加班加点,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急如风火,每一盏灯下,都有人在为梦想拼搏。”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夜空中,城市的灯光如同星火般闪烁,街道上车辆穿梭,行人匆匆,形成一幅急速流动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急警报声、救护车的鸣笛声,或是战场上士兵的呼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urgent as fire”或“in a hurry like the wind”,但这些表达不如“急如风火”那样形象和生动。
“急如风火”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紧急情况,还蕴含了积极应对的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紧迫和紧急的情感。
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4.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